杜元颖第八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中的星辰
杜元颖,唐代政治家,以敏捷的文字和卓越的才华闻名。自贞元十六年登第至宰相,再任剑南西川节度使,他的仕途蜿蜒曲折。他曾因手笔敏速而受到宪宗赞赏,并多次受封官职,最终因军民对他的不满而被贬为循州司马。临终前,他请求赠官,被授予湖州刺史一职。在他的一生中,有五题诗一卷流传至今,其中有一首令人回味。
【生平简介】
在杜元颖带领部队出镇蜀州时,穆宗亲自御安福门饯行。他与昭愍帝关系密切,对其奢侈生活有所了解,因此尽力提供珍异玩好以维持恩宠,但这种做法却引起了军民的怨声。在太和三年,一场南诏蛮族的大规模侵扰导致成都城被掠夺,而杜元颖在这场危机中表现不佳,只能依靠郭钊击退敌人。这次事件导致数万士女悲痛欲绝,有千余人投水自尽。后来,蛮族首领上书称责杜元颖,不恤三军,让蛮兵入侵,其罪状最终导致他被贬官。此后,他继续在朝廷担任各种职务,最终在六年去世,由于其忠诚之心,上表乞赠官,得以赠湖州刺史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