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野史记载冤魂奇案录
清朝雍正年间,一个月黑风高的深夜。
直隶总督府后院书房中,残烛摇曳。总督唐执玉仍在执卷读书。这位康熙年间进士出身的直隶总督,一向为官清正廉明,口碑颇佳。
忽然,纱窗外传来阵阵凄哀的哭声,在寂静的深夜听起来令人心里发毛。唐执玉急唤僮仆开门察看。这小书僮战战兢兢开门往后院一看,惊叫一声,便瘫软在地上。唐执玉抖擞精神,仗剑而出。只见夜色树影之下,阴森森跪着一人,面绿发红指甲约有两寸长。这分明是一个厉鬼呀!
唐执玉顿时面色如土,但转念一想: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况且我乃堂堂钦命大员,如能惧怕区区一个小鬼,又怎成廉洁公正之人?于是强作镇定,对那鬼说道:“下跪之鬼,可有冤情?且与本官道来。”那鬼幽幽说道:“我叫冯德生,我是武清县经商途中被强人所杀。我在世时曾仰慕你的廉政名声,现在求你伸冤。”
唐执玉急忙追问:“请问那真凶是何人?”那鬼缓缓道:“从天而降,从地而起,在河边柳荫下,你可寻得。”言毕,那幻影消失无踪。
第二天一大早,一名囚犯由武清县解送至府署。在询问案情时,他供述了杀害冯德生的细节,这些证据恰好符合“冤魂”的描述。随即,有消息传来,说有一吴吉疑似与此案有关,因此他被带到府前接受审讯。
当晚,一名衣衫褴褛、神情沮丧的人物出现。他自称就是那个遭受误判的良民,并控诉自己因无辜牵连。但就在这个时候,他突然逃跑了,只留下了一张诉状和足迹。
经过仔细观察和推断,这些脚印显示它并非空中飞行,而是实际落地踏步。一时间,该区域内所有人员都对这次事件感到迷惑不解,最终他们意识到这里并没有真正发生过任何超自然现象,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
事实证明,那个逃跑的人其实是真正的凶手之一,其目的是为了将罪责嫁祸于无辜。而另一起谋杀案件中的真相也逐渐浮出水面——另一名参与者,是那个装扮成“冤魂”人物。他利用自己的狡猾和技艺,将整个过程设计得既复杂又巧妙,以便能够欺骗所有相关人员。
最终,由于这些人的计谋被识破,他们不得不承担其行为所应有的后果。而这段奇异事件,也让人们更加明白,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需要通过智慧和勇气去揭露那些试图蒙蔽真相的人们的手法。此故事至今仍广为流传,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去理解生活中的各种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