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炳新河南豫剧选段自然演绎免费下载
我,孙炳新,1947年出生在河南省方城县清河小金庄村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尽管家境贫困,但我的精神世界却充实而丰富。在夏夜的凉风中或是冬日的晚饭后,我父亲会讲述《黄天霸》、《武松打虎》等故事和传说,让我听得入迷。我记得1960年的夏天,当南阳戏校来到方城县招生时,我迫不及待地赶到了县城。在面试中,我自信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并当场唱了一首《好》,这也成为了改变我的命运的关键。当时南阳戏校汇集了当地所有优秀的戏剧人才,我们学习了唱腔、乐谱以及文化课。在这里,我接受了扎实的戏剧基础训练,对于戏词和乐谱有着过目不忘的能力,而其他学员们则苦恼于腰腿功夫练习。一年后,我被分配到原南阳地区曲剧团。
进入剧团初期,我担任字幕工作、跑龙套,上台演出也能为几天感到快乐。60年代末,在曲剧《智取威虎山》的主角角色中亮相之后,我又在《红色娘子军》、《龙马精神》、《龙江颂》等作品中扮演主要角色。不经意间,我的激越高亢的声音和精湛技艺赢得了众多观众的心,让我的名字在他们心中留下深刻印象。70年代末,古装戏兴起时,即便曾经多年演绎样板戏,也没有阻止我从头再来,以崭新的姿态回到舞台上。那次我主演的大型古装喜剧《李慧娘》,首次在邓州公演吸引了数千名观众,为之欢呼雀跃。我不仅成为南阳观众心中的名角,而且享誉省内外,每踏足一处都受到热烈欢迎。
由于表演受到了广泛赞誉,有些粉丝甚至写信问候,还悄悄送上鸡蛋或鞋子。这份荣誉让我感动至深,是因为这些都是对艺术成就的一种肯定。我曾获得河南省第一届戲曲大賽的一等奖,并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从十几岁开始就在曲剧《智取威虎山》中扮定性角色,这些经历让我拒绝了上海电影制片厂以及省内外各大剧团调剂我的机会,因为我始终坚守与南阳这个地方的情感联系。
“南阳是我生命中的摇篮,它培养出了我的艺术,也给我提供了一切”,这是我对自己的最真挚评价。我虽然没有漂亮,但无论是在字幕岗位还是跑龙套,都能尽力以此作为对美好生活满怀期待的一种回报。而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那段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能够再次焕发光彩,为那个时代留下更多珍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