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专门看历史的app里的纵欲之君成了吴承恩笔下西游记中的形象
西游记中的比丘国:探秘明朝纵欲皇帝与吴承恩的创作
在西游记中,第七十八回《比丘怜子遣阴神 金殿识魔谈道德》讲述了唐僧师徒来到比丘国的故事。这里面有一个很有趣的地方,那就是鹅笼里的孩子们。据说当地国王要用这些孩子的心肝来煎药服用,据说这能使人千年不老。这地方听起来就像是尼泊尔。但实际上,这个山脚下的国家历史上曾是释迦牟尼的祖国迦毗罗卫国所在地。当大唐兴起之际,当时的尼泊尔正与吐蕃联姻,松赞干布就曾迎娶了尼国的尺尊公主。而在贞观九年,玄奘(也就是西游记中的唐僧)便来到此国,参谒佛祖诞生地。
随后,尼国便遣使入朝长安,而菠菜,就是那时候传入中国。千年之后,当明亡清兴,廓尔喀人也在尼泊尔兴起。乾隆年间,廓尔喀人甚至两度入侵。自然,他们的意图在于夺财而不是掠地,最终福康安领兵入藏,并节节胜利,从此之后,其对中国的藩属地位一直维系至大清覆亡前夕。
然而,大明时节江苏人的吴承恩无法获悉比丘国真实情形,他书中情节完全来自现实——换句话说,比丘国内容并非尼泊尔,而是中国的大明现实。在这个时代里,有一个人和书中的比丘国内容相似,那就是嘉靖皇帝。他因为好色而虚淘身子,以至于大量服用药物。而众所周知,在中国房中术是道教所长,所以嘉靖一代,便有道士和大臣们纷纷献上诸如含真饼、红铅、秋石、百花药酒之类神奇“补药”。
那么,这些究竟是什么玩意呢?含真饼据说是初生婴儿尚未啼哭时口中含血块;秋石,则是用男童小便炼成的一种无机盐。而有个姓杨方士,更奉上一种神药叫做“天葵”,据说那即初潮经血。而用“天葵”提炼出的粉剂,便是所谓红铅——它除了可以长命百岁,还有一款现实用的壮阳。
这与西游记中比丘国内容王的情况如出一辙,都是一场纵欲过度引发健康问题的情景。在嘉靖皇帝为了这些红铅下令从各地选取女童入宫,以牟取“天葵”,结果致使许多女童血崩而死,即便未死者,也会统统处死以免走漏风声。
《西游记》书中孙猴大战过后寻找那昏君,“见四五个太监搀着那昏君自谨身殿后面而来”。为什么又要特别点出谨身殿呢?原来这里又藏笔锋,大明王朝就在这个时代,有一个大学士名叫严嵩!他擅长写青词,是因为善写青词得宠,与嘉靖皇帝求长生、玩房中术成为最佳助手,因此成为宠臣——换句话说严嵩,就是西游记中的原型。
嘉靖之后万历年间浙江嘉兴读书人沈某见闻很多,最终写成《万历野获篇》,其中明白无疑地写着为了取用女童红铅,只不过改为男孩五六岁。此事虽然发生在吴承恩撰写《西游记》的前后,但他的作品却避开了这一丑恶勾当,将女孩改为男孩,使得故事显得更为平静一些。但事实上,对于那些被迫参与进宫供给"天葵"的小生命来说,无论他们是否真正存在,或许只是一场噩梦永远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