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朝的都是官员
帖木儿的崛起与扩张
1336年,帖木儿在撒马尔罕以南的碣石(今沙赫里萨布兹)出生。他的祖先曾担任过察合台汗国的大臣。父亲去世后,他继承了碣石的一片领土。
1362年,25岁的朱元璋投奔郭子兴起兵反抗元朝。同年,帖木儿也率军起义,反抗蒙古人统治。当时他受到了重伤,被迫成为一名瘸子。在文化意识上,他倾向于波斯文化。
1368年,朱元璋推翻了元朝,并建立了明朝。从此以后,帖木儿希望与明朝建立军事同盟,以共同抵御蒙古人的统治。他多次遣使结盟,但最终未能实现这一目标。
1370年左右,帖木儿正式成为河中西察合台可汗。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他征服了花剌子模、阿富汗、东察合台汗国和波斯等地。这场征服使他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帝国的创立者,其疆域覆盖从帕米尔高原到小亚细亚、阿拉伯半岛。
1402年的安卡拉战役中,帖木兒大败奥斯曼帝国,并俘虏其苏丹“闪电”巴耶塞特一世,这标志着他对欧洲影响力的巅峰。此时期,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同时也保存了宗教文化与整个欧洲。而艺术家、工匠和学者的传入,则为撒马尔罕带来了无价的传世建筑,使该地区成为了中亚伊斯兰文化的中心。
关于他的传奇历史,大部分来自《胜利书》、《驸马自传》以及后来由其孙巴布尔创作的《巴布尔回忆录》流传于世。1388年至1399年的岁月里,他试图与明朝达成联盟,但最终失败。他还两次扣押明朝使节,以此作为宣战的手段开始第二阶段的国土扩张。
尽管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威胁,但帖木兒依然坚持使用蒙古人的战争策略,即屠城政策,对于不愿意投降的人们采取极端手段,以达到畏服各邦之目的。他对待敌人非常残酷,在俄罗斯和东欧地区甚至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如果将他的遗骸移动,将会引发世界性的灾难。
1941年的那天,当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下令发掘并打开他的陵墓时,只经过两天时间,就发生了卫国战争,这似乎验证了那个关于破坏遗骗会导致全球灾难的情报预言。但这只是个荒谬的小说情节,而非真实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