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名人先后顺序魏景湣王公元前228年
魏景湣王:战国时期魏国的君主,他是姬姓,名增,也称午,是安釐王的儿子。安釐王在位期间,指定了他的儿子增为太子。当安釐王在秦政四年(公元前243年)去世后,太子增继承了皇位,即成为景湣王。在同一年的时间里,景湣王的叔父信陵君魏无忌也离开了人世。
景湣王刚即位那一年(秦政五年,公元前242年),秦国的蒙骜将军带领军队进攻魏国,并夺取了二十座城池,如酸枣、燕邑、虚邑、长平等,将这些地方设立为东郡。
第二年的春天(秦政六年,公元前241年),魏和韩、赵、卫和楚这五个国家联合起来对抗秦,但他们最终失败了,只得撤退。同一年间,在失利之后不久,秦军又夺走了朝歌这一重要地盘。
到了第三年的秋天(秦政七年,公元前240年),秦军再次侵占了汲地,这让整个地区都感到震动。
五周年纪念活动上( Qin Shi Huangdi's ninth year, 238 BC),秦军继续扩张,它们夺取了垣邑、蒲阳以及衍邑,使得他们在北方控制更加牢固。
十二周年庆典上(Qin Shi Huangdi's sixteenth year, 231 BC),景湣王向大秦提出了一片土地作为贡品,以此换取丽邑的一部分,使得边界稳定许多。
十五周年之际(Qin Shi Huangdi's nineteenth year, 228 BC),景湣 王离世,其弟假接任,他便被历史记载为“假”这个名字。这段历史书写着一个时代背景下的战争与政治斗争,以及各个诸侯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