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地图上的女拳师锲而不舍推动极简太极走向自然世界
6岁时,我随父亲习武,15岁时,我师从中国武术“十大名师”之一的陈正雷,并在他的指导下学习了陈氏太极十二代传承人的技艺。直到我站在拳馆中央,脚在地面上划出一道温柔而有力的弧线时,前来拜访的人们才敢肯定——我就是当地口口相传的那位女拳师。在湖南省醴陵市泉湖体育馆里的“天姿太极友社”,47岁的我神采奕奕,我正在为近期的太极拳展演活动做准备。我不仅仅是女拳师,更想做中华武术的传承者。
为拳馆取名的时候,我思考了很多。“友社”意味着没有门户之见,我们欢迎任何喜欢打拳、喜欢武术、喜欢传统文化的朋友加入。我还设计了一方茶室、一间公益书吧和几张书桌,这些都为“友社”增添了一份平和。除了练习场地,一切都是为了吸引更多人来这里了解、感受和学习传统文化。
现在,我人生规划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继续推广太极作为习武之人,弘扬中国武术和传统文化是我的义不容辞责任。我用公益传授的方式,把太极拳送进中小学校园。很多人觉得太极慢吞吞的是老头老太太练的,其实练武术要从娃娃抓起。我在招式中加入了更多力量动作,让孩子们对太极感兴趣。她们告诉孩子们:“我们的中国功夫很厉害。”
孩子们口中的“天姿妈妈”到美国探望自己女儿时也闲不下来,她带着美国验 太极拳。当语言不通时,她就发明了‘触摸式教学’,他们可以通过触摸我的身体关节感受动作。她还教外国学生用中文说“金刚捣碓”、“懒扎衣”、“白鹤亮翅”。这些词汇是中国文化独有的,翻译会缺少神韵。
今年年初,当疫情让人们困在家里时,我觉得这也是推广太极的大好机会。我创编了一套“极简太極六式”,这套简化了复杂招式,可以很容易地学会,“不到3分钟,就能完成一套extreme taichi”。这个创意受到热捧,不仅电视台播放,还展示在户外大屏幕上,这让我开心得不得了。“还有人加我微信来询问动作,这说明创新编排获得认可。”
刘天姿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更多的人,而2019年她开始关注脑瘫儿童。她不是医生,但或许能帮助他们提高康复训练能力。每周三下午,她都会去特殊教育学校给脑瘫儿童上课。在一年多过去后,那些原先走路摇晃、动作缓慢的小朋友,由于练习过度协调性和灵活性有所提高。这是我努力推广华夏古典艺术的一部分,也是我生活中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