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唐朝宰相家文学家是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社会影响力深远
王勃自幼聪明过人,能一目数十行,过目不忘,后考中进士,授为乌程县尉,又被举为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累迁至监察御史。702年(长安二年),王勃奉命复核来俊臣等酷吏所处理的案件,为负冤者洗脱冤屈。
706年(神龙二年),王勃升任给事中,加修文馆学士,又拜中书舍人,专掌文诰。当时,他的父亲苏瑰担任同中书门下三品,父子二人同在朝中掌管枢密,不久,被改任太常少卿。
710年(景云元年),他的父亲病逝。唐睿宗命将他夺情,但他推辞了职位,并在713年(开元元一年)守孝期满后就任工部侍郎。他还袭爵许国公,并被授予紫微侍郎和同平章事的职位,在716年的开元四年,与宋璟一起成为宰相。
718年的开元六年,他与宋璟上奏朝廷,对抗恶钱流通并收缴民间私钱,以致京师人心浮动。719年的开元七月,他极力反对修建高达五丈一尺的坟墓,因为这违背了礼制规定。一品官员的坟墓只能高出三丈九尺,而皇后的坟墓更不能超过这一标准。
720年的开元八月,他被罢免为礼部尚书,但很快就被提升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在那里,他招募戍卒,将盐井掘开并冶炼铁器,用盐铁贸易赚取资金购买谷物以补充粮库。他还随驾前往泰山封禅,并撰写了关于此次活动的碑文。
727年的开元十五载,一直到那时才去世于58岁。那时候,无论是在洛阳还是其他地方,都有人纪念他,他们雕刻了一尊石像来纪念他,那是一尊观音菩萨石像,这就是历史上的一个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