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国学历白敏中之谜
【人物简介】白敏中(公元792—861年),字用晦,祖籍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后迁居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唐后期宰相,著名诗人白居易从弟。少年孤立,无父兄抚养,承受诸兄遗产。唐穆宗长庆初中进士,最初在义成节度使李听幕下任职,因其才干被提升为右拾遗、殿中侍御史,并转左司员外郎。
武宗时期,他因其文词风格与大哥白居易相似,被提拔为翰林学士。宣宗即位后,先后担任兵部侍郎、同平章事等要职。在处理民族关系和恢复边疆经济方面有显著贡献,但也因排挤李德裕而受到谴责。懿宗再次重用他,为司徒、中书令,并曾一度辞官不愿再次出任宰相,最终以太傅致仕告终。
【主要贡献】白敏中的政治生涯跨越六个皇帝的时代,在治国治军上都有杰出的建树。他辅政期间,不仅加强了民族关系,还发展当地经济,加强了西南边区的防御。在咸通二年的一场突如其来的叛乱中,他凭借多年的经验和智慧,最终平息了叛乱,使得党项族得以安定生活,从此不再反抗中央政府。
【四辅之首的宰相】尽管他的政治生涯充满了波折,但他深受宣宗信任,在朝廷上的地位始终稳固。他一次性升迁五次,是唐代极少见的例子。此外,他编撰《具员御览》对朝廷官员选拔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份作品展示了他的勤奋和责任感,也反映出了他在唐朝文化界的地位。
在晚年,由于健康原因,再次请求退隐,但仍旧被迫接受一系列重要职务直至去世前夕。最终,他选择以老将身份留守凤翔,以太傅致仕告别政治舞台,这也是他最后一次表达对国家忠诚的心意。而他的墓葬至今依然保存完好,为研究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