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历史名人瞿昙悉达
瞿昙悉达简介:唐代天文学家,原籍天竺,世居长安。家族世为京兆人,即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他在唐睿宗景云三年(712年)担任太史令期间,参与修理北魏永兴四年(412年)所制的铁浑仪,这一古老的天文仪器经历了辗转于数个朝代,最终落户唐朝。
在唐玄宗开元六年(718年),瞿昙悉达奉诏翻译了印度《九执历》,向中国介绍了当时印度的天文学知识,如日月运动和日月食计算法等。此外,他还引入了一些新的观念,比如以30度为一宫的黄道十二宫称为“十二相”,以及用零表示十进位数字中的空位。在这些新概念中,有一些对中国古代数学和天文学发展产生影响,但其影响有限。
瞿昙悉达的一项更具重要性的工作是修撰《开元占经》。这部著作不仅保存了大量中国上古、中古时代宝贵的天文资料,而且对后世学者研究历史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通过他的努力,一系列珍贵文献得以流传至今,为我们了解过去提供了宝贵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