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元代历史人物管道升如同古井不倒的守护者
中国元代历史人物管道升,生于景定三年(1262年),在德清县茅山村。她的才华横溢,聪明过人,她的文学才能自幼就显露头角,“翰墨词章,不学而能”,她不仅天资出众,而且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她与赵孟頫相遇并结婚,在他们的一生中,他们共同学习、共同促进彼此成长,既能独立又能相辅相成。尽管夫妻之间偶尔会有误解,但她总是能够以高雅和智慧来解决问题。
中年的管道升,“玉貌一衰难再好”,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和社会交际,她的思想变得更加成熟,她的情绪也变得更为暴躁。在这危机时刻,她用《我侬词》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这首词不仅反映了重塑自己批评自我的科学态度,也反映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命运和家庭责任,是千古绝唱。当赵孟頫看到她的这首词后,他被深深打动,从此也不再提及纳妾的事。
1289年,其子赵雍出生,从他日后的书画艺术成就看,可见管道升不仅是一位才女,更是一位慈母。曾在《题画竹》诗中写道:“春晴今日又逢晴,闲与儿曹竹下行。春意近来浓几许,森森稚子日边生!”借助森森竹笋表达母亲对儿女的期望。
1317年,被封为魏国夫人,与东晋卫铄并称“书坛二夫人”。尽管身为命妇,但她仍然保持着清高,不断创作,并且影响着周围的人们。在晚年,由于脚气病复发,最终于1320年的4月25日去世,当时正值丈夫赵孟頫请求返回湖州照料家事之时。她被安葬于吴兴县东衡里戏台山上,与丈夫合葬。
作为女性,在那个时代具有如此博学多才、且能够超越传统女性角色的是极其罕见的。而她的作品,如《水竹图卷》、《秋深帖》等,都展示了她卓越的手笔。她留给我们的不是只有一本书,而是一生的经历,一段传奇,这个故事将永远激励那些追求卓越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