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松观侯宝桓道长国学经典诵读弘扬社会文化
在广东罗浮山,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称的道教名山,是一处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其中,黄龙观因其庞大的建筑规模和众多香火,占据了罗浮山“九观十八寺二十八庵”中的重要位置。在1992年春季,由香港青松观的侯宝桓道长投资重建,这不仅保留了黄龙观古老的风貌,还为道教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尽管侯宝桓道长已于13年前去世,但他的精神依然在黄龙观中回荡。记者最近再次访问时,遇到了梁俊雄道长以及创立黄龙观的人之一欧穗科大师,他们分享了许多关于侯宝桓与黄龙观之间传奇故事。据历史记载,原名金砂洞的黄龙洞得名于南汉国主刘岩,他梦见一条飞腾而起的黄龙,并将金砂洞改名为黄龙洞。
然而,在清代康熙年间,曾经遭受严重破坏,只剩下残垣断壁。当1992年的春天到来时,香港青松观看望重建 黄 龙 观 的 协议书,与博罗县政府签订后,便开始了一项耗资五千多万元人民币的大型工程。经过两年的建设,最终在1995年10月举行开光庆典,那天竟然出现两条带状白云如游龙般飞舞过天边,一切都显得格外神奇。
除了在国内弘扬宗教文化之外,侯宝桓还致力于推广中国道教教育。他亲手栽培的人选,如现在任职于黄龙观的一位梁俊雄认为,即使他已经不在人世,但对传统文化和创新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仍旧影响着今天中国道教界。此外,他也积极参与内地宫观修复工作,以及其他慈善活动,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通过设立奖学金、组织国际学术会议等方式,他促进了全球对中国传统宗教知识的了解和尊重,同时也培养了一批新一代对传统文化有热情和责任感的人才。在他的努力下,不仅是香港,更是全世界都能看到他那坚定的信念:让中华民族共同享受智慧、文明与美德。这段时间里,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海外,都有人因为他的慷慨帮助而获得希望,而那些事迹,也正被后来的岁月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