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学府的李斯智慧之光在异土
李斯(约前284年—前208年),出生于战国末年的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在他的早年生活中,他曾担任郡的小吏职位,但后来他深受荀子的影响,学习了帝王的治国术数。学成之后,他进入秦国,并且很快就因其卓越的才华和智慧,被吕不韦任命为郎官。在秦王政十年的统治下,李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劝说秦王政策断六国,实现了“天下一统”的伟大目标。李斯被授予长史之职,并且参与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法律和制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斯继续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他成为廷尉并阻止了秦王逐客令,这一决定对秦朝的稳定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这段时期内,李斯与其他高级官员如王绾和冯劫一起,与他们共同制定尊皇帝为君主、建立礼仪制度等措施。此外,他还建议拆除城墙、销毁民间武器,以及坚持郡县制而非分封制,以加强中央集权。
然而,在秦始皇去世后的混乱局势中,李斯利用自己的地位与赵高合谋,将扶苏立为新君,而不是胡亥。但是,这个阴谋最终失败了,因为赵高开始怀疑他。就在二世二年(前208年),尽管有过辉煌的一生,但最终由于赵高的忌恨,李斯被腰斩于咸阳市区,并且他的家族也遭到灭族。这场悲剧性的结局结束了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物,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