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定元代文学中的卓越人物非元曲四大家
陈友定:元末忠烈将领,非元曲四大家
在至正年间(1354年左右),汀州府判蔡公安到清流招募民兵讨伐贼寇,陈友定应募前往。蔡公安与他交谈之后,对他另眼相待,命他负责所招募的民兵,任命他为黄土砦巡检。因讨平诸山寨之功,陈友定升为清流县尹。
至正十八年(1358年)五月,天完元帅陈友谅派遣部将康泰、赵琮、邓克明等进攻邵武;同年十一月,邓克明占领汀州,并围攻清流。陈友定屯兵于县前的平安寨,与敌军发生激战。在这场战斗中,他乘敌军立脚未稳出奇兵偷袭红巾军军营,大败邓克明军并俘虏了其部将邓益。
翌年,由于其英勇无比的表现和卓越的指挥能力,福建行省授予了他总管职位。他率领着自己的军队成功抵御了红巾军的进攻,并且在黄土寨的一次战斗中击败了邓克明,再次取得胜利。
随后,他被提升为福建行省参政,以对抗更大的威胁——天完皇帝徐寿辉自称大义帝后的汉朝。尽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陳友定的领导力和决心让他的势力不断扩展,最终控制了八个郡份。
然而,在朱元璋即位后,这位曾经受过赏识的人物成为了朱元璋的一个主要对手。在一系列冲突中,最终失去了所有的地盘,并最终被捕处死。
历史评价方面,有人认为“闽有三忠”,其中包括陈友定、柏帖木儿以及迭里弥实,他们都是以忠诚著称的人物,而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反叛或支持不同的统治者,而是因为他们坚守到了最后,即使是在失败的情况下也没有背叛自己信仰或国家。而另一方面,有些人则认为他的行为并不完全符合传统意义上的“忠节”,尤其是在当时政治动荡不安的大背景下,不同的地方势力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非常激烈,因此如何界定他的形象仍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