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文化名人大营救曾来德的传奇之旅
曾来德,四川蓬溪人,1956年出生。1973年入伍后,他成为了一名国家一级美术师,并担任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书法篆刻院执行院长及院艺委会委员。此外,他还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和教育委员会主任,同时在北京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并且是世界华商书画院的首任院长。1980年代初,他拜访了著名书法家胡公石先生,并深入研究现代审美,融合时代精神,最终创造出了自己的独特书法风格。
曾来德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也是一位具有创新精神的山水画大师。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不仅在中国美术馆、上海、江苏等地举办过个人展览,还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在英国大英博物馆举办的“曾来德书法艺术展览”与“墨乐”东西方文化高峰对话系列活动尤其受到了广泛关注,其作品《鸥鹭》和《天地之象》被博物馆收藏。
他出版了多部专著,如《曾来德书法作品集》、《墨许山河—曾来德书法艺术双重变奏》等,以及谈艺录和文集。他的创作坚持晚清碑学传统,但同时吸收民间笔触以及西方视觉艺术构成理论和日本现代派笔触,以此表达当代人的审美体验。他以惊世骇俗的手笔、墨色和构图突破常规,对现代派笔触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誉为现代派笔触代表之一。
除了这些成就之外,曾来德还是一位文化教育工作者。他主持多次学术讨论会,如“伟人書畫藝術大型學術討論會”,并推动國家文化教育工程“回到母校——曾來德書畫藝術百所高校巡展”。他还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如代表团访问北欧地区,与世界各地的人们共享中华古典艺术的魅力。2011年,被授予中非希望工程共同主席及中非慈善大使称号,是一次又一次跨越国界,用心去传递中华文明至今仍继续进行的一段传奇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