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中国历史故事 > 朝代画像徐光启种植小站稻田(图)

朝代画像徐光启种植小站稻田(图)

朝代画像:徐光启与利玛窦,清代之前津南地区的屯田种稻,为小站稻的种植奠定了基础。早在宋、辽对峙时,曾任沧州节度副使而“实专郡治”的何承矩,率先提出在“缘边”(今津南一带)屯田种稻,宋太宗赞同何承矩的奏议,命为制置河北缘边屯田使,实施屯田。元代,于直沽之沿海口一带,继续屯种。

到了明代,大批移民到津南开荒种稻。弘治元年(1488),丘浚又提议,将华北滨海平原皆可广行水利,使斥卤而为良田。万历二十五年(1597)春,有户部奏天津巡抚万世德天津开田一事:查得天津沿海一带,可树嘉禾,并谕远近军民人等,每自备工本尽力开种。

转年,有汪应蛟任天津海防巡抚,在白塘口、葛沽两处募民实行军垦民种5000余亩,其中水田2000亩,以江南围田耕作办法进行。在此基础上,“十字围”均在海河右岸,以防止水涝和降低地下水位。

清代有诗人华长卿《十字围》:“河水澄清红稻肥, 田间燕子双双飞。葛沽遥接贺家口土人相传十字围。”

徐光启因修历书,为朝臣所不满,便托病来到天津,从万历四十一年至天启元年(1613~1621),先后四次屯田,将开垦、水利、荒政三方面实践及心得总结于《农政全书》中。他初至津南时,大面积稻田荒废,但他引入优良稻种并采用江南轮作法,不仅提高了产量,还改善了土壤质量。

由于后金在辽东加紧争战百万难民向内迁移,这导致再度出现了屯地热潮,如张慎言提出天津屯地奏议,并卢观象成功试点新方法。此外董应举也获准经理天津至山海关土地,他买下12万余亩闲置土地,并仿效汪应蛟之法,在大片区域围起“十字围”,结果收成丰厚。

此外还有左光斗委托卢观象试办“屯学”,既可增谷,又能培养士子。这项措施取得巨大成功,“六百亩”扩展到了“四千亩”。

标签:

猜你喜欢

中国真实冷门历史故事 唐朝好驸马曾谁...
唐末皇帝们的无能与荒唐,确实令人叹息。自从懿宗、僖宗等人登基以来,他们的统治就显得那么昏庸无能,挥霍浪费,不仅大唐帝国的国力日渐衰弱,而且在这群领导人的推...
经典儿童故事 唐朝皇帝的真实...
江山社稷以百姓为根本,天子为其生命之舵手,因此“君舟民水一说”成为了古代的常态。而在这样的背景下,皇帝如何将自己的意志传达给臣民就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圣旨...
中国历史名人励志故事 杨坚如一位历史...
在中国悠久的封建历史长河中,各个朝代的帝王们成为了后人议论纷纷的话题。秦始皇这样的影响力巨大的帝王自然是众多讨论的焦点,无论是他统一六国的伟业,还是他的过...
上下五千年速记口诀 哪吒传说中的逆...
哪吒的出生与命运 在一片繁华的江湖中,哪吒因其父亲阎王的宠爱而诞生,其命运似乎注定了他将走上一条不同寻常的人生道路。然而,这个小小的孩子却拥有着超乎常人的...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