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中国历史故事 > 顶头上司欣赏苏轼才华 为磨练其涵养对他多加折辱

顶头上司欣赏苏轼才华 为磨练其涵养对他多加折辱

核心提示:陈希亮说:“我对待苏洵就像自己的儿子一样,苏轼就像我的孙子,之所以平日对他如此严厉,就是担心他年纪轻轻却享有大名,会骄矜自满,内在涵养不足,这不是我愿意看到的事情。”

(苏轼画像 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新网,作者:青丝,原题:苏轼与挫折教育

苏轼二十一岁中进士,并获得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注: 中文名: 欧阳修 别名: 欧阳永叔,醉翁,六一居士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绵州(今四川绵阳) 出生日期: 1007年 逝世日期: 1073年 职业: 文学家,]的赏识,常为之播扬延誉,数年后,苏轼又于制科考试优入三等,文名一时冠绝天下。入仕之初,苏轼任凤翔府签判,协助知府陈希亮掌理日常事务。到任后不久,一些仰慕苏轼的小吏便称他为“苏贤良”。平日受人恭维惯了,苏轼不免也有些飘飘然,坦然受之。

知府陈希亮某日听到下属小吏这样称呼苏轼,勃然大怒,当着苏轼的面下令杖责这个小吏,斥道:“府判官只是协理文案的官员,有何贤良可言?”令苏轼很下不来台。WWW.lSqn.cn此后,凡看到苏轼有骄矜自得之意,陈希亮在苏轼登门求见时,也是故意拒绝不见。遇到府里需要斋醮祈福,苏轼负责撰写的祈祝小文,陈希亮也是左涂右改,如此往返数次,直至把文章改得面目全非,这才启用。时间久了,苏轼认为上司是在无端打压自己,遂与陈希亮交恶,如果没有公事往来,他尽量不与陈希亮接触,即使中元节[注: 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国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这样的重要节日,他也拒绝前往知府官署与上司一同参加节日宴会。

同时,苏轼因自己不受上司的赏识而觉得十分痛苦,自感怀才不遇,仕途渺茫。他在诗中写道:“虽无性命忧,且复忍斯须”,“忆弟恨如云不散,望乡心似雨难开”,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与憋屈,以及对弟弟和家乡的思念之情。后来,知府陈希亮在凤翔境内建了一座凌虚台,让苏轼撰文以纪其盛,心高气傲的苏轼按捺不住内心的愤懑,遂将对陈希亮的种种不满,全部写入到《凌虚台记》中,以为陈希亮又会像以往那样,对文章进行大肆修改。没想到陈希亮看了《凌虚台记》后,哈哈大笑说:“我对待苏洵就像自己的儿子一样,苏轼就像我的孙子,之所以平日对他如此严厉,就是担心他年纪轻轻却享有大名,会骄矜自满,内在涵养不足,这不是我愿意看到的事情。”让人一字不改地把《凌虚台记》刻在石碑上。

在官场日久,并于新旧党争中两头不讨好的苏轼,屡遭贬谪,这时他才明白当初上司陈希亮对己的一番苦心。因为像他这种耿直有节、爱憎分明的个性,加之又是少年得志、声名远播,很容易招致他人的嫉恨,如果总是处在自我虚荣的光环当中,在遭受挫折时,就很

[1] [2] 下一页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10个历史小故事50字 魏冉当丞相为何...
战国时期,秦国出现了战国四大将之一的白起,当之无愧的战神。但是,许多人却不知道,名震天下的白起是由秦昭襄王的舅舅魏冉一手提拔起来的。对白起来说,魏冉有知遇...
经典历史故事 骊山和骊山老母...
很早的时候,有一天,突然听得轰隆隆一阵巨响,天崩地裂,天的一角塌了下来,好好的人间,一下子变成了昼夜难分,混混浊浊的一片。 有个女神,想出了个炼石补天的办...
新中国成立于哪一年 骊山上的烽火
周宣王死了以后,儿子姬宫涅(音niè)即位,就是周幽王。周幽王什么国家大事都不管,光知道吃喝玩乐,打发人到处找美女。有个大臣名褒珦(音bāoxiàng)劝...
50个成语故事简短 驾驭龙卷风
常听人说:挖煤的是埋了没死,当兵的是死了没埋。在和平年代,这样的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这两种职业的危险性,还是常人所不能想象的。 1968年,我参军了,当的...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