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奇迹王羲之笔下的马武故事
马武,湖北襄阳人,1961年6月出生,是中国书协会员、湖北省书协理事和全国公安书协会员。2014年,他入选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刘洪彪书法高研班,并在该校深造。他作品曾参加多次国内外展览,如全国第三届书法篆刻展、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等,并获得了多项奖励,如“中国书法兰亭奖”优秀奖和“卫士之光”银奖。
马武的学术探索与创作受到刘洪彪先生的肯定。刘先生认为,尽管马武小他七岁,但他们同期进入全国第五届書畫節,後來又共同參與了重要展覽活動,並多次獲獎,被授予“隆中文化名家”稱號。馬武不滿足於此,他主動請缨離家到京城工作,以便有更多時間學習古代書家的技藝,並報名參加劉洪彪教授開設的草書高研班。
馬武對待書法與寫字有著不同的看法。他認為書法是對漢字內容、意境、時空要素的綜合理解,而寫字則僅僅是記錄或表達人事,不需要情感投入。在他的眼中,漢字是一種智慧結晶,它承載著中國文明的瑰寶,因此應該保持敬畏之心。
臨摹碑帖對馬武而言是成長的一個過程,這是一個向古人的學習,也是掌握技巧和創新藝術的手段。馬武相信,只有將古人的技巧融匯進自己的作品中,便能創造出真正具有影響力的書法藝術。
在討論書寫速度問題時,馬武認為速度是否適當取決於筆跡形態,而不是純粹的快慢。他強調,即使筆跡疾如雷霆,如果呈現完整且調和,也可視為恰當;反之,即使緩如蜗牛,但如果呈現破碎無序,那就是快速但缺乏質量。
最後,馬 武堅信成為一位優秀書家的道路沒有捷徑,只能通過勤奮修煉來實現。一位作者不僅依靠技術,更需要道德修養和廣博的知識,這些才是讓人喜愛其作品的心靈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