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豫剧院院长牛俊国教授
,曾是一名杰出的豫剧丑角艺术家,以其卓越的演技和深厚的戏曲功底,赢得了广大观众的赞誉。牛俊国出生于1947年,在开封和平剧社开始了他的演艺生涯,并在水利部黄委会所属黄河豫剧团、鹤壁市豫剧团等单位任职多年。
他自幼学戏,从10岁时拜师李小顺学习文丑起,就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在高兴旺、李同宾及京剧名丑萧长华等大师指导下,他不断进取,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官丑”风格。他的表演既讲究程式规范,又力求贴近生活;洒脱雅致,寓庄于谐;既有大家风范,又有乡土气息。
牛俊国主演并整理的一些代表作品包括《卷席筒》、《做文章》、《张古董借妻》、《三不愿意》、《拾女婿》,其中以《唐知县审诰命》(即《七品芝麻官》)最为人熟知。这部作品不仅在京城获得巨大的成功,也荣获了文化部颁发的一等奖。此外,该作品改编成电影后,还获得了第四届《大众电影》的“百花奖”和“最佳故事奖”。
此外,他还受到了香港《大公报》的赞誉,被称为“东方的卓别林”。一位老观众甚至因为看他表演而感慨万千地说:“你这个名字很不合丑角这个行当,请你老给取个好听点儿。”这份关心让他深受感动,最终决定接受这一建议,将自己的艺名更换为现在熟悉的“牛得草”。
作为一个对人民服务充满热忱的人士,牛俊国先生在生活中也一直坚持着一种朴实无华但又富含哲理的人生态度。他曾经说过:“当官不与民造福,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话就像一面镜子,让人们看到了一种真正关心民生的精神。
1998年5月30日,当中国戏曲界失去了这样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时,全民族都感到了一种空前的损失。尽管生命短暂,但牛得草留下的艺术遗产将永远激励着新时代的人们继续前行。在他的纪念日里,我们怀念这位伟大的艺术家的英勇事迹,同时也要继承和发扬他的优良传统,为中华民族的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