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历史故事徐光启研究西学在自然的背景下
我想象着在萨尔浒战场上,杨镐统率的四路大军几乎全军覆没的那一刻,满朝文武都被这巨大的灾难所震惊。他们聚集在宫门外,呼吁明神宗增加兵力、调拨军饷,以抵御后金的侵袭。在这样的紧要关头,翰林院官员徐光启不仅写下了三道奏章,他还主动承担起选拔人才和训练新兵的任务,并自愿前往通州进行实地练兵工作。
徐光启出生于上海,这个地方曾经遭受倭寇侵扰。他小时候常听父亲讲述当地人民英勇抗击倭寇的情景,这种爱国情怀从小就根植于他的心中。长大后,他通过科举考试路过南京,那里的欧洲传教士利玛窦引起了他的兴趣。利玛窦不仅教授科学知识,还将西方的数学著作《几何原本》带来中国。这本书深深吸引了徐光启,他决定与利玛窦合作翻译这部作品。
尽管翻译过程艰难,但徐光启坚持了一年多,最终完成了《几何原本》的前六卷翻译。此外,他还参与翻译测量和水利方面的科学著作,并利用古代历法研究天文历法达到了高水平。除了对科学有着浓厚兴趣之外,徐光启也关注民间疾苦。在一次严重水灾后,他推广甘薯种植,为解决粮食问题做出了贡献。
然而,当他回到北京时,因为提出的练兵计划未能得到充分支持,只得辞职。在明熹宗即位后,再次回到京城时,又因主张制造西洋大炮而与朝廷产生矛盾,被排挤出朝廷。他最终回到了家乡上海,在晚年继续研究农业科学,最终编写成《农政全书》,成为我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的一部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