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元颖美国学校中的明珠
杜元颖,唐代政治家,以敏捷的文字和卓越的官途而著称。其生平见诸史书,如同流星般短暂却璀璨。他在贞元十六年中举,后来又考取宏词,并逐步升迁至宰相一职,再次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在穆宗时期,他被贬到循州司马,但不久之后,又被召回朝廷担任左拾遗、右补阙,一直到成为翰林学士。他的手笔之快,被宪宗赞誉无比。在一次与吴元济平的通信中,他因勤勉而受到赐金紫鱼袋。
然而,在太和年间,他再次被贬,先是为左拾遗、右补阙,再次为翰林学士。这段经历让他深受军民怨恨,因为他总是要求蜀中的珍异玩好之具以求恩宠,从而引发了民众对他的不满。在南诏蛮人的侵扰中,他未能有效地防御,使得成都遭受严重破坏,而他也因此备受批评,最终因罪被贬为循州司马。
杜元颖的一生充满了起伏,这些经历最终导致了他的下台。但即便如此,他留下的五题诗一卷仍然流传至今,其中有一首诗尤为人们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