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书生的奇缘中举弃妻娶妾的荒唐事儿
在古代,夫妻之间的感情如同命运共同体,相依为命。但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一旦功成名就,便忘却旧情,一心只想着新的欢愉。明朝时期的一位书生钱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最终以家破人亡收场。
钱愫出生于明神宗万历十八年(1590年),由于家庭贫困,他直到二十岁才考取秀才。在那个年代,读书人的身份是社会地位的象征,而他更希望能够考取更高级别的功名。他嫁给了一个农家的女孩李氏,她不仅勤劳贤惠,而且为了支持丈夫学习,每天都从事棉絮漂洗和缝补活计。
尽管如此,钱愫仍然没有放弃他的理想。他许下诺言,如果能够中举人或进士,就一定会让李氏享受荣华富贵。然而,无论多么努力,他似乎总是在乡试前夕失利。而李氏,却始终没有怨言,只是更加勤奋地工作,以维持家庭经济。
终于,在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年),钱愫通过乡试考试成功成为了一名举人,这对于当时来说已经是一大成就。但就在这次成功之后,钱愫的心意发生了变化。他开始对婚姻感到厌倦,并且用自己的挣来的血汗钱买了两个小妾来取代原配夫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氏因为长期过度劳累而变得面黄肌瘦,她也失去了容颜,但她仍然忍辱负重地生活下去。她知道,如果被抛弃,那将是一个无法估量的耻辱。在这个过程中,她遭到了丈夫和新婚的小妾们无尽的情绪虐待,他们甚至将她关在没有蚊帐的房间里,让蚊虫叮咬她的身体,还有时候还要把她绑起来暴晒太阳。
最后,当钱愫再次参加会试时,因为病痛无法继续考试,最终退出了竞争。而在此后的日子里,由于长时间眼部疾病导致眼睛几乎失明、疼痛难忍,最终死去。在临死之际,只剩下原配夫人李氏陪伴左右,而那两位小妾早已逃离这一切悲惨场景。这段故事后来被收录进《识小录》,警示人们不要忘记恩情,也不要以为自己掌握力量就会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