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若曾元朝是外族入侵还是和亲联姻考古新发现揭秘物品背后的历史故事
郑若曾,字伯鲁,号开阳,是一位杰出的明军事地理学家。出生于江苏昆山,他在倭患爆发时期,以其卓越的绘图技艺和深厚的地理知识,创作了12幅沿海形势图。这些建筑后来被胡宗宪总督御用,并进一步增补成了一部重要文献——《筹海图编》,共13卷。
这部作品不仅包含114幅精美的地图,还有约26万字的文字内容,形成了一个完备的地理与历史研究资料。《筹海图编》详细阐述了明代沿海的地理形势、防务布局、战略策略以及中日历史交往等方面的知识。此外,它还记录了倭寇对沿海地区的劫掠活动及其入侵时间、路径、武器装备以及平定这场动乱的英雄事迹。
郑若曾在他的作品中特别强调了地理形势对于施行战略计划至关重要性。他认为,“不审形势,不可以施经略”,因此,在书中详细描述了从广西到辽东的一系列沿海要塞和厄塞区域,这些地方既是巡逻点,也是设防之所,让读者能够一目了然。在中国古代史料中,《沿海山沙图》被视为最早且最详尽的一份沿岸地图和防御规划之一,对于了解当时的军事地理情况具有极高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