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嬴稷秦国的明君与西北边陲的辉煌公元前325年前251年
秦昭襄王(前325年-前251年),一称秦昭王,嬴姓,赵氏,名则,又名稷,是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在战国时期担任了秦国的君主。早在公元前307年,他继承了兄长的位置,并在公元前306年至251年的时间里执掌政权,这段时间使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统治者之一。在他的统治期间,秦国继续扩张其疆域,最著名的一次是与赵国爆发的长平之战,这场战争发生在他晚年的时候。
在他即位初期,由于母亲宣太后和外戚魏冉的影响力,他们实际控制着国家事务。而魏冉推荐白起担任将军,一系列胜利包括对三晋、齐、楚等诸侯国的大肆侵略,使得魏河东和南阳以及楚黔中和郢都落入了秦国的手中。在他的四十一年登基纪念日那天,昭襄王听从了范雎的话,不再让宣太后及其支持者掌控局势,而是提拔范雎为宰相,并改变政策走向,从远交近攻转变为更积极地扩张领土。他还大败赵军于长平,并拥有了一批忠诚且英勇的人物,如范雎及白起等人。接着,在公元前256年,他又灭亡了西周这一小型国家,为未来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最后,在五十六岁的时候,即公元前251年,昭襄王驾崩结束了他的75个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