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国初起谁为王秦昭襄王嬴稷公元前325年至251年之秦国霸主
秦昭襄王(公元前325年至251年),一位在战国时期执掌秦国政权的杰出君主,其名字亦称为嬴稷,出身于赵氏家族,是秦惠文王的长子与秦武王的异母弟。在青少年时代,他曾被派往燕国作为人质。随后,在公元前307年,当他的父亲秦武王去世之后,昭襄王与其兄弟争夺统治地位,最终成功登上了国家的最高宝座,并在公元前306年至251年的长达四十多年的时间内稳固了自己的统治,为中国历史上的在位时间最长者之一。
昭襄王的一生几乎是对外扩张和国内政治斗争的交织。在他即位之初,由于母亲宣太后的支持和外戚魏冉的辅佐,他实际上处于一个较为弱势的地位。然而,这段时期也见证了白起等一系列能臣良将崭露头角,他们先后取得了对三晋、齐、楚等诸侯国的大胜,从而使得秦国获得了河东、南阳及黔中和楚都郢等重要领土。这一时期,被史学家形容为“威震天下”。
随着年龄增长,昭襄王开始更加独立决策。他听从宰相范雎的建议,将宣太后及魏冉等人的影响力削弱,并采纳远交近攻这一新的军事战略。在他的领导下,尤其是在长平之战中,大大增强了秦军实力,使得赵国成为首次受损失严重的一个国家。其他如西周公国这样的国家,也不幸遭到他的灭亡,这些成就奠定了后来的秦统一战争基础。
最终,在五十六岁那一年,即公元前256年,昭襄王圆满完成了一生的壮举并告别人世,其统治时间整整有七十五个春秋。尽管他留给我们的记忆是充满挑战与斗争,但正是这份坚韧不拔的人格,使得他成为那个时代不可忽视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