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学籍管理系统白敏中追踪每一份知识的足迹
【人物简介】白敏中(公元792—861年),字用晦,祖籍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后迁居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唐后期宰相,著名诗人白居易从弟。白敏中少孤,承学诸兄,以唐穆宗长庆初中进士起家,先任义成节度使李听府僚属,再入朝为右拾遗、殿中侍御史。历任邠宁、剑南、荆南节度使,与李德裕往来密切,被视为李德裕党派成员。大中元年,因力排斥毁李德裕而受众谴责。
【主要贡献】在辅政期间,对缓和加强民族关系有所贡献,他作为镇抚大臣前去安谕党项,以司空、平章事兼邠宁节度使。临行时,宣宗亲自饯行,并赐通天玉带以示尊重。在征讨党项过程中,不仅成功平定叛乱,还发展当地骡子军,加强了西南边区的防御,被视为四辅之首的大臣。他编撰《具员御览》,供宣宗考察大员。此外,他还曾三次上表辞位,但因懿宗不允而未能实现。
【四辅之首的宰相】白敏中的生涯经历了六位皇帝,从穆宗到懿宗,一共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政治生涯。他深得宣宗信任,在治国治军上都有杰出的建树。但他的政治生涯也伴随着争议,如与郑颢的恩怨,以及被指控诬陷李德裕的事迹,这些都给他留下了一定的阴影。尽管如此,他的一生仍然是唐代重要政治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