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年糕忆李绛纪念历史名人的传统佳节
李绛简介 李绛(764年-830年),字深之。赵郡赞皇县(今河北省赞皇县)人。唐朝中期家、宰相。李绛资料 中文名:李绛 别名:李相国、李赵公 字号:字深之 所处时代:唐朝出生日期764年 出生地:赵郡赞皇 去世日期:830年 谥号:贞民族汉族人 国籍:中国 性别:男 官职:宰相爵位刘雄主要成就辅佐宪宗实现元和中兴 代表作品《论时政集》、《诗赋集》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李绛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年),李绚考中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授秘书省校书郎。任满后,补任渭南县县尉。贞元(785年-805年)末年,拜监察御史。不久,改授尚书主客员外郎。
尽心匡谏 李绛自登第以来,均担任内职。他为官勤勉,以匡救劝谏为己任。在当时,他多次上疏直言,不畏强权,是一位敢于犯颜直谏的政治家。
担任宰相 元和六年(811年),宪宗因宦官进言,解除李绚翰林学士之职,罢为守户部侍郎,判本司事。但同一年,他被拜相,并升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他的努力下,他协助了唐玄宗的治理经验,为唐朝的稳定与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数度沉浮 元和十七岁后,由于他坚持正道,对待贤者与不肖之人态度判然有别,因此屡遭他人忌恨。此外,他对抗藩镇势力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最终导致他在晚年的生活变得充满挑战。
长庆二至四年的岁月里,他先是被免知政事,再次担任兵部尚书,然后又转而掌握吏部尚書,一系列职务更迁反映了他的能力广泛以及对于国家安危所承受的压力。
身死兵变 大和三年冬季,当南蛮军队入侵蜀地时,被派往西蜀进行支援。他招募了一千名士兵前往,但途中的蛮军已退去,这使得这些士兵都返回了原来的位置。大和四年的第二个月十日清晨,在准备好遣散这些士卒并发放他们应有的报酬时,一场意想不到的事变发生了——杨叔元趁机煽动这些士卒造反,用来报复自己对他的不满。这场叛乱迅速蔓延到府署,将其劫掠一空,并冲击到了使衙。而就在这混乱的情况下,大将王景延奋勇抵御,但最终英勇牺牲。而随着局势更加紧张,最终导致了悲剧性的结局—杀害包括幕僚在内的一众忠诚臣子,以及最后自己的生命落逝,大约六十六岁的时候。
个人评价及成就 在历史上,有几位帝王或高级官员给予过对他的高度评价,如“神授聪明”、“天赋清直”。而其他一些政治家如杜邠公、郑少保等,也曾表达过对他的尊敬与仰慕。此外,《全唐诗》录取其两首诗作,《全唐文》则录取其两卷文章,这些都是证明他文学才华与政治智慧并重的证据之一。他还著有《论时政集》、《诗赋集》,但遗憾的是,其中一些重要作品已经失传。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认识到他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其卓越的地位在历史上的重要性依然无法抹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