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全国学青会开幕盛宴白敏中光彩照人
白敏中(公元792—861年),字用晦,祖籍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后迁居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唐后期宰相,著名诗人白居易从弟。幼孤承学诸兄,长庆初中进士,以文学才华闻名于世。历任右拾遗、殿中侍御史、知制诰、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等职位,因政绩显著,被提拔为兵部侍郎、同平章事,再次升迁为尚书右仆射、中书令。
在辅政期间,白敏中深受宣宗信任,在处理民族关系和恢复发展边地经济上都有杰出的建树。他曾被派往安抚党项,并成功调解了南山党项的叛乱,使得该地区得以安定。在治蜀五年的时间里,他修复关碍,加强了西南边区的防御,为其留下了一片丰功伟业。
然而,在政治斗争中,白敏中也遭遇了挑战。一场关于李德裕贬官之事,让他的声誉蒙上了一层阴影。此外,他与郑颢的矛盾,也给他带来了不少困扰。尽管如此,由于其卓越的才能和忠诚的心态,最终还是得到皇帝的重用。
随着年龄增长和健康状况恶化,白敏中三次辞去宰相职位,但每一次请求都未能实现。当懿宗即位时,他再次被召回朝廷担任重要职务。但是,由于腰伤严重,不愿影响国事,便再次提出辞让,最终获得懿宗允准,以太傅致仕离开政治舞台。最终,他在咸通二年病逝,一生中的光辉成就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