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绛双鱼座历史名人中的艺术品代表
李绛简介
李绛(764年-830年),字深之,赵郡赞皇县(今河北省赞皇县)人。唐朝中期的政治家、宰相。
早年经历
李绛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年),他考中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授秘书省校书郎。任满后,补任渭南县县尉。贞元末年,他被拜为监察御史。不久,他以本职充任翰林学士。不久又改授尚书主客员外郎。
尽心匡谏
自登第以来,李绛均担任内职。他为官勤勉,以匡救劝谏为己任。在他的一生中,他多次上疏,为朝政献策,不畏强权,有“骨鲠”之称,被誉为真宰相。
担任宰相
元和六年(811年),宪宗因宦官进言,解除他的翰林学士之职,罢为守户部侍郎,判本司事。一月之后,他被拜相,加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这段时间里,他辅佐宪宗实现了元和中的恢复,并参与削藩等政策,对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数度沉浮
在其仕途上,由于与同僚不和,以及对待贤者与不肖之人的态度导致了一些争议,最终被免知政事,但仍保留礼部尚书一职。他曾两次请求辞去官位,都未能得到批准。
主要成就
李绛潜心匡时济世,在朝廷勇于犯颜直谏。他曾多次建议唐宪宗削藩平党,并积极参与谋划,对国家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还反对大臣无原则奉迎上意,与人争辩殿上的问题,是当时少有的清廉正直的人物之一。
个人作品
《对宪宗得贤兴化问》、《论朋党》、《论谏臣》等文章,以及诗歌《花下醉中联句》等作品流传至今,其文集及论事集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人物评价
在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是褒扬有加,如唐玄宗称赞他:“卿尽节于朕”,“骨鲠”,表示非常尊重。而其他如杜甫、白居易等都有提到过他的品行和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