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上朝要带一百名侍卫是真的吗巨蟹座历史名人中有没有像他这样英勇的存在
《诸葛亮百名侍卫:历史中的威仪与保护》
在东汉末年,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任命诸葛亮为丞相。然而,在那繁华的朝堂之上,诸葛亮并非独自一人,他身边有一百名甲仗侍卫,这一幕让人不禁产生了一个问题:诸葛亮上朝要带一百名侍卫,是真的吗?是出于对刘备生命的深切关怀还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威仪?
实际上,这种做法在古代并不罕见。比如东晋时期的权臣桓温,也曾经历过类似的场景。当他废帝司马奕而立司马昱为帝时,便依照“诸葛亮故事”,甲仗百人入殿,以此来显示其权势和威仪。
那么,为什么说这是理所当然的保护呢?首先,从安全角度来说,当时蜀汉政权面临着众多外部压力和内部矛盾,其安全系数极低。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丞相这样的高级官员来说,每一次出现在公开场合,都可能成为暗杀或叛乱的一次机会。而这百名侍卫不仅能够提供必要的保护,还能增强他的威慑力,让那些有野心的人望而却步。
其次,从心理层面看,由于长期战争给民众带来的巨大负担,加之蜀汉户籍微弱,益州支撑起来非常吃力,因此人民群众对于统治者是否真正关心他们福祉持有保留态度。这意味着即使存在爱戴也不能完全排除对统治者的质疑。因此,即便是像诸葛亮这样被广泛认为贤明的大臣,也需要通过这些措施来证明自己的忠诚和效率。
最后,不可忽视的是,与桓温等其他政治人物不同,诸葛亮并没有任何废立君主的情节。他虽然拒绝了李严建议受九锡,但这更多体现了他谨慎而不是害怕。但是在历史中,有些人物确实因为执掌大权而导致了悲剧,比如桓温,他一直拖延接受九锡荣誉直到去世,而他的弟弟桓冲则以忠诚著称,最终因猜忌被杀。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推断出,在那个充满变幻莫测、险恶世界中,被赋予如此重大的任务与责任,无论是为了安全还是作为一种象征性地位上的表示,一百名甲仗侍卫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如果说是一种害怕,那么它更多地反映了一种战略上的谨慎与担当,同时也是对自己职责的一种坚定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