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羊座历史名人瞿昙悉达开启智慧之光
瞿昙悉达简介:在7世纪下半叶到8世纪上半叶的唐代,中国迎来了一个天文学家——瞿昙悉达,他的故事就像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那段历史。原籍天竺,但他选择长安作为他的家园,从1977年西安市文物管理处发掘出的瞿昙庣墓所获墓志铭中,我们得知这个家族“世为京兆人”,即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的后裔。在这大家族中,瞿昒悉达的贡献最大。
他在唐睿宗景云三年(712年),担任太史令时,亲自参与修理了一件古老而珍贵的铁浑仪,这个浑仪是北魏永兴四年(412年)制成,经历了漫长岁月,最终流传到了唐朝。唐玄宗开元六年(718年),当时正值文化交流的大潮期,他奉诏翻译了印度《九执历》,这是一部详尽介绍印度当时天文学知识的手稿,其中包括日月运动和日月食计算法等精深内容。此外,他还引进了一些新的概念,比如分周天为360度,一度为60分的一种量度系统;以30度为一宫的黄道十二宫称之为“十二相”;以及用一点表示十进位数字中的空位“零”;还有印度季节分法,以两月为一季,一年的六个季节称作“六时”。此外,还有三角术中的正弦函数。这一切都充实了我们的知识宝库,但对中国古代天文学和数学发展影响不大。
然而,最令人赞叹的是他主编的一部著作《开元占经》。通过这部作品,我们得以保存了许多宝贵的天文资料,它记录着中国上古、中古时代那些珍贵而难能可贵的事实。这份工作对于保护和传承我们祖先留下的智慧,是极其重要且值得尊敬的一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