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名人之中褒姒又是何许人也
褒姒:烽火一笑,国破家亡的代价
褒姒(bāosì),《史记》中有“襃姒”之称,是姒姓、褒国人,不详其名。她是周幽王的王后,与她相关的一系列事件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故事。
她的母亲是一位宫女,被厉王发现后被扔入河中,幸运地被卖弓箭夫妇收养,在陕西省汉中的一个小村庄长大。公元前779年,周幽王征伐至褒国时,她因美貌而被献出,并被立为妃子。次年,她生下太子伯服,这让周幽王更加宠爱她,以至于废掉了原来的王后和太子。
然而,由于过不惯宫廷生活,加上心中对养父死去的情绪复杂,她很少露笑容。一旦露出笑容,那便如同月光一般灿烂迷人。为了诱发她的笑声,周幽王竟然许以千金赏赐,最终是虢国石父提出了“烽火戏诸侯”的计策,让周幽王与她并驾骊山,一起燃起烽火并擂鼓叫阵,使得各路诸侯闻讯而来,却又发现无事,只好退兵回去。这一次,他们见到的是队伍如行灯般来来往往,不觉间,便露出了微笑。
但这背后的结果却是彻底失去了诸侯们的信任。在犬戎入侵时,再次燃起烽火,但诸侯没有再次救援,最终导致了周幽王的死亡和她的悲剧结局,有说法是她也遭到了杀害或掳走。
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评价道:“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意味着由于褒姦缺乏喜悦,而为了她的欢颜,全世界都失去了快乐。
唐代诗人胡曾更是在诗歌中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恃宠娇多得自由,骊山烽火戏诸侯。只知一笑倾人国,不觉胡尘满玉楼。”表达了人们对于这段历史悲剧深刻反思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