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松观侯宝桓道长民国风采在社会流传
在广东罗浮山,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称的黄龙观,这座道教名山以其“九观十八寺二十八庵”著名。1992年春,香港青松观的侯宝桓道长投资重建了黄龙观,不仅保持了黄龙观的鼎盛香火,还为全国乃至全球道教文化传播做出了卓越贡献。尽管侯道长已逝世13年,但他的精神和对宗教文化贡献依然影响着今天的中国道教界。
黄龙洞原本名金砂洞,因南汉国主刘岩梦见一条黄龙从宫侧腾起而得名。清代张妙升发现风水势旺,在天华宫故址上创建了黄龙观。但历史上的劫难使得黄龙观遭到极大破坏,只留下败瓦残垣。直到1992年春,侯宝桓带领香港青松视察后,与博罗县政府签订重建协议书。在原址耗资5000多万元人民币重新建设,并于1995年10月举行开光庆典,有人称见天边游龙白云飞舞。
侯宝桓是中国道教教育和古老宗教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被尊称为“侯爷”。他不仅立足香港发展,也致力于海外弘扬道家文化,在美国、加拿大、澳洲、新加坡等地设立青松馆。他还常参与祖国各地名山古观的维修,收回宫殿达两百余所。此外,他创办国际道教学术会议、奖学金等项目,为提升学术界对道教的地位而努力。
区穗科大师曾是侯爷好友,一同筹划重建工作17年。他形容当初认识侯爷时,即便衣衫褴褛但心中充满爱。这份热心宗教公益事业及慷慨待人深深感动了区先生。如今,罗浮山黄龙香火鼎盛,每日游客数量激增,而那些由侯氏栽培的大德法师也坚守在此处,将他的高尚精神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