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战史风云 > 傅山名人学书法的故事

傅山名人学书法的故事

傅山,1607年出生于山西阳曲,1684年在那里逝世。他是明末清初那个时代的思想家、书画艺术家。他的字号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青主和乔山,他还被称为公它和石道人。在清朝时期,他又有了几个不同的名字,如真山(法名)和朱衣道人。后来他被人们尊称为老蘖禅。

傅山对各种学问都有深入的研究,从经史到诸子,再到佛道之学,他都涉猎了无数。他不仅精通医学,还擅长诗词书法绘画。他的书法作品包括篆、隶、正楷以及草书,每一种风格他都能掌握得非常精湛。在行书方面,他尤其独树一帜。

马宗霍在《霎岳楼笔谈》中评价说:“青主隶书虽然有些怪异,但却近乎平实;而草书则宕逸浑脱,与石斋(黄道周)、觉斯(王铎)伯仲齐名。”此外,傅山也是位很有造诣的绘画家,他创作的竹影也充满了韵味。

他收藏了大量金石文物,并且擅长鉴别古董。特别是在篆刻艺术上,傅山更是达到了高水平。他留下了一些著作,比如《霜江龛集》十二卷、《荀子评注》等。此外还有许多传世珍本,其中就包括一幅孟浩然五律十八首的草書作品。这份作品用的是纸张墨迹,全长28.2厘米,全宽394.8厘米。这件作品据说是由友人张钺持着纸张,让傅山当场挥毫成就。

傅山是一位具有创新精神的书家。他在创作字体之前,更注重培养自己的品德,这样的信念在他的字体创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次孟浩然诗篇中的草書,由于其丰富的情感表达、气势磊落,可以看出他个人的艺术观点和思想追求。这幅诗卷上的文字变化多端,而且并不强调转折起伏,而是更加夸张,以达到一种随意自然但又蕴含深意的效果。当我们细细观赏这幅草書,我们可以发现尽管看似杂乱无章,但实际上却有一种天然流畅与秩序;墨色的运用既枯燥又润泽,不断交替以产生疾涩相生的效果。而结体采用横风斜雨般的手法,使得整体呈现出沉稳痛快及险峻跌宕的情怀。此件孟浩然诗篇即使未经修饰,却已成为 傅 山代表性的优秀作品之一。

标签:

猜你喜欢

战史风云 笑谈四朝诸葛亮...
笑谈四朝:诸葛亮的时空之旅 在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村庄里,住着一位名叫小明的小男孩。小明是个好奇心旺盛、喜爱探险的孩子,他总是梦想能亲眼见识到历史上那些伟大人...
战史风云 河南豫剧包公辞...
高兴旺,豫剧丑角,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人物感受,在河南省鄢陵县高庄村成长。据说,他出生于1917年。从12岁开始跟班学戏,随后在漯河、许昌等地进行流...
战史风云 许桂枝黄梅戏旦...
许桂枝走进了黄梅戏艺术的大门,并非家传,而是从小就受到周围乡邻的影响,没事就爱哼几句黄梅小调,而且是一发不可收拾。1970年7月,当黄梅戏处于低潮时期,许...
战史风云 中国历史上的春...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上下五千年的顺序经历了无数个朝代的更迭和社会文化的演变。每一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风貌与成就,而“春秋战国”时期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转折...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