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列表顺序自然历代简介
明朝(1368年 - 1644年),由朱元璋灭元称帝,国号大明,共276年,历十二世,传十六帝。以下是明朝各位皇帝的名讳、庙号、年号和生卒时间: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
明惠帝朱允炆(1377-?)
明成祖朱棣(1360-1424)
明仁宗朱高炽(1378-1425)
明宣宗朱瞻基(1399-1435)
明英宗朱祁镇(1427-1464;1457-1464)
明代宗朱祁钰(1428-1457)
明宪宗朱见深(1447-1487)
明孝宗 Zhu Youzhang (1470–1505)
10.Ming Wu Zu (1491–1521)
11.Ming Shi Zu (1506–1566)
12.Ming Mu Zu (1537–1572)
13.Ming Shen Zu (1562–1620)
14.Ming Guang Zu (1582–1620; actual reign: one month in 1620)
15.Ming Xian Zu (1611–1644)
简介如下:
明太祖:洪武时期开创了“洪武之治”,强化中央集权,对外进行北伐统一全国。
建文帝:在位期间改革了一些弊政,但最终因靖难之役下落不明。
永乐帝:励精图治,加强中央集权,对外扩张疆域,经济繁荣,是“永乐盛世”。
洪熙帝:开明为政,与民休息,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
宣德帝:在位期间修整武备,不再有大规模用兵,为百姓带来休息。
正统至天顺时期的英宗多次被废立,最终自立为皇帝,在位期间对内巩固地方势力,对外抗击蒙古侵扰。
景泰至成化时期的代宗专注于文化建设和科举考试制度的完善,有一定程度上稳定国家内部秩序。
弘治至嘉靖时期的宪、孝、武三王相继登基,他们各有作为,其中孝陵下的世宗重视农业生产与军事训练,而穆陵下的穆宗则因为早逝而未能施展抱负。神灵中的光照及熹微两主都是后辈掌控的大臣所拥戴,因此影响较小。而思陵下的思庄,则是在农民起义中被推翻并遇害,他的一生充满了挫折与困境。在他之后的是最后一任皇帝崇禎君,但他也最终无法挽救衰败的大明帝国,最终导致了其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