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东睿自然界中探索芯片产业的完整科研管理故事
我站在科研的前沿,目睹了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也听说过“信息高铁”这个概念。作为中科院计算所高通量计算机研究中心主任和北京中科睿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我有幸参与并推动中国特色的“信息高铁”计划。这项计划旨在突破美国规划的技术体系限制,实现数据处理吞吐量和服务保障的重大提升。
相比之下,“信息高速公路”更侧重于传统意义上的数据传输速度,而我们则强调的是数据处理能力和网络服务质量,就像火车一样提供稳定、可靠、高效的服务。目前,我们已经成功研制出了高通量计算机原型系统,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品线,从芯片到加速卡,再到数据中心都涵盖了这一系列产品。在深度学习、高通量音视频处理等领域,我们正在进行实际应用,未来将进一步拓展到更多行业场景,让“信息高铁”技术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撑。
20年来,我一直致力于从设计到产业化探索芯片技术。我曾参与研发中国最早期的高处理性能众核芯片,这一成就不仅是对个人努力的一个证明,也是中国芯片产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但见证了从无到有的过程,我感到无比荣幸。
现在,我们正全力以赴地推进“信息高铁”的建设,以应对全球数据爆炸性的增长需求。在5G智能物联网时代,网络连接与计算载荷将显著增加,要想减少对外部基础设施依赖,就必须构建具有更强吞吐能力的新型基础设施。这就是我们的使命——通过自主创新,为国家产业提供坚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