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顺序表完整版魏景湣王公元前228年
魏景湣王:战国时期魏国的君主,他是姬姓,名增,也称午,是魏安釐王的儿子。魏安釐王在位期间,将他的儿子魏增立为太子。在秦王政四年的第三十四年(公元前243年),当魏安釐王去世后,太子魏增继承了皇位,成为著名的历史人物——魏景湣王。此外,在同一年的秋天,信陵君,即他叔父的名字叫做无忌的人,也离开了人世。
在他的第一个年号(秦王政五年,即公元前242年)中,秦国的军队,由将军蒙骜率领,对付着攻打他所统治的大量城池,最终夺取了包括酸枣、燕邑、虚邑、长平、雍丘和山阳城等二十座城市,并且将它们转变为了东郡。
第二个年号(秦王政六年的公元前241年)中,当时有五个国家——包括他自己以及韩国、赵国、卫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但最终因为受到强大的抵抗而不得不撤退。同时,那一年也见证了一次重要事件,就是失去了朝歌这座城市。
到了他的第三个年号(秦王政七年的公元前240年代),又一次地失去了汲地给予了人们深刻的印象。
在他的第五个年号(秦王政九年的公元前238年代),丢失了垣邑、高阳和衍邑这三座城市,使得人们对这个时期充满关注。当到达他的第十二个年号(十六岁那一年,即公元前231岁),他向那个强大的敌人——即大型国家之一的 秦帝国献出了土地,以换取他们设立丽邑这一新的行政区划。这是一个关于战争与妥协之间关系的小插曲,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关于过去如何被记住与重视的手段。
最后,在他的十五岁那一年或更晚一点的时候,也就是在“十九”岁那一年,即大约是在228年的某时候,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并让位于自己的儿子,这个人就是被后来称作“假”的新君。他就这样留下了一段混乱而复杂的地球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