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衍民间书生一朝中举弃妻娶妾的戏剧性故事
在古代社会,夫妻之间的情感纽带被视为命运共同体,但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却因功名利禄而背叛旧情。明朝时期的一个书生钱愫,就是这样一个悲剧性的例子。
钱愫出生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家境贫寒,他通过努力考取秀才后,十九岁便迎娶了农家少女李氏。尽管李氏嫁给他后,一心只想支持他的学业,但她并未因此感到不满,而是更加勤劳地帮助他读书和生活。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钱愫一次又一次参加乡试都未能中举人,这让他的情绪起伏不定。直到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年),他终于通过乡试考核成为举人,并获得了一定的补贴。但即便如此,他仍然对自己的前途充满希望。
到了明熹宗天启二年的会试,他再次失败,这次的失望似乎让他彻底变了心。他开始买妾,与原配妻子李氏发生矛盾,最终将其拖入深渊。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钱愫对李氏进行了无数次辱骂、殴打和罚跪,不给她饭吃,即使在盛夏也将其暴晒致死。
这个悲惨的故事最终传到了徐树丕笔下,被收录进《识小录》这部著作。这则故事虽然以戏剧化的手法展开,但其教育意义重大,它警示人们不要忘记往昔恩爱之情,更不要因功名利禄而背信弃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