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仲恺的军事论文仿佛是他手中握剑对抗时空的智慧之光
廖仲恺简介:探索一代风云人物的足迹——廖仲恺
中文名:廖仲恺,别名:又名夷白,字仲恺。广东省归善县陈江镇鸭仔埗乡窑前村(今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仲恺高新区陈江街道办幸福村)人,1877年4月23日出生于美国旧金山。
近代著名的活动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左派领袖、主义的先驱。左派的光辉旗帜,党的挚友。擅长诗词、书法,著作编为《廖仲恺集》、《双清文集》上卷。
历史资料:
中文名: 廖仲恺
别名: 又名夷白,字仲恺
国籍:中华民族:汉族
出生地: 美国加州旧金山
出生日期: 1877年4月23日
逝世日期: 1925年8月20日
职业: 活动家、左派领袖
信仰:
代表作品:
《廖仲恺集》、《双清文集》(上卷)
原名:
廖恩煦性别:
男籍贯:
今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夫人:
何香凝
主要成就与经历:
1893年父亲病故后,与母亲回到广州,在叔父处生活。
中日甲午战争后倾心西学。
1896年入读香港皇仁书院。
1903年赴日本留学,并结识孙中山,被其影响深刻。
在日本期间,与何香凝结婚,并协助孙中山建立同盟会。
辛亥革命后随孙中山回国,从事政治工作,对新生的共和政权有所贡献。
伉俪佳话:
夫妇二人在东京租住“觉庐”,共同参与反清运动,并在国内外多次秘密活动支持革命事业。
投身革命:
1906年翻译早期学说并发表文章。在武昌起义后任财政部副部长等职位,为讨袁筹措资金和推行税收改革做出了努力。
遇刺身亡:
1925年8月20日,在上海被暗杀身亡,其遗体运回北京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