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仲恺军事网址大全的守护者
廖仲恺简介:探索一代风云人物的足迹——廖仲恺
中文名:廖仲恺,别名:又名夷白,字仲恺。广东省归善县陈江镇鸭仔埗乡窑前村(今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仲恺高新区陈江街道办幸福村)人,1877年4月23日出生于美国旧金山。
近代著名的活动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左派领袖、主义的先驱。左派的光辉旗帜,党的挚友。擅长诗词、书法,著作编为《廖仲恺集》、《双清文集》上卷。
历史照片展示了这位革命家的多面性,他不仅是孙中山革命事业中的重要支持者,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杰出政治家和思想家。
早年经历
1893年父亲病故后随母亲回广州投奔叔父。
1896年西学兴趣。
1897年就读香港皇仁书院,与何香凝结婚。
1903年赴日留学,在日本东京结识孙中山,并加入同盟会。
主要成就
任过广东枢密员、财政司长兼国税厅长,对建立和巩固新生的广东共和政权作出诸多贡献。
翻译了一些早期学说,并在《民报》发表文章,是最早介绍和探索问题的人之一。
1912年5月任广东军政府财政司长实行地税换契法等措施。
1918年创办《建设》杂志并宣传理论,为五四运动提供支持。
伉俪佳话
何香凝与他相知相爱,她资助他留学,并在日本协助他筹划反清活动,他们共同追随孙中山,一起工作,一起战斗。
投身革命
1909年的毕业典礼上,他致辞表示:“我愿意以我的生命来奋斗。”从此,他便全力投身到中国革命事业中去。他曾多次奉命潜回国内进行秘密活动,以“屠富”、“渊实”笔名在《民报》发表文章,不断宣传和研究理论。
遇刺身亡
1925年的夏天,由于政治斗争激烈,被迫离开北京。在上海的一次宴请上,被陈公博指使之子陈树人刺杀身亡。当时他的遗体被运往南京安葬,但后来因战乱而被迁移至武汉,最终定居于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岛上的岳阳楼下。这座楼现已成为纪念他的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