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敏中中国学前教育网的智慧引领者
白敏中:唐代宰相与诗人,字用晦,祖籍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后迁居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其兄白居易为著名诗人。少孤承学诸兄,长庆初中进士,历任官职。在唐武宗时,被推举为翰林学士,因政绩显著,被提拔至宰相之位。在宣宗、懿宗两朝多次辅政,为边疆事务有所建树,以治国、治军见长。
【主要贡献】白敏中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他作为镇抚大臣前去安谕党项,以司空、平章事兼邠宁节度使的身份平息了党项叛乱。他还修复关碍,加强了西南边区的防御,在蜀地五年内发展骡子军,使山河完整,对当地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
【四辅之首的宰相】白敏中自幼好学,不善言谈,但擅长诗文。长大后,他诚信笃实,看重友情,一生经历六位皇帝,在政治上都有杰出的建树。他曾因力排众议保住李德裕官爵而受到批评,但也因此遭到崔铉和郑颢的排挤,最终被迫退隐。
【仕途变迁】白敏中仕途坎坷,有着辉煌又艰难的一生。在唐穆宗、敬宗、文宗等多个朝代担任重要职务,并在宣宗和懿宗时期再次被重用。但他的一生也有不幸,比如因诬陷李德裕一事受到了指责。此外,由于足疾,他最终选择退出政治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