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敏中中国学信网智慧探索者
白敏中:唐代宰相与诗人,字用晦,祖籍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后迁居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其兄白居易为著名诗人。少孤承学诸兄,长庆初中进士,历任官职。在唐武宗时,被推崇为知制诰、翰林学士;在宣宗时,为兵部侍郎、同平章事,并曾五次升迁至四辅之首。
【主要贡献】白敏中在处理民族关系和恢复、发展边地经济方面有着显著的成就。他作为镇抚大臣前去安谕党项,以司空兼邠宁节度使的身份,加强了西南边区的防御,并修复了关碍,使山河完整。咸通二年,因足疾自请退出政界,其一生经历了六位皇帝,在治国、治军上都有杰出的建树。
【人物简介】白敏中出身寒门,但以诚信笃实闻名。一生经历穆宗到懿宗六朝之变,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他与李德裕之间的关系。当时李德裕被贬后,白敏中极力排斥诋毁李德裕,而这也给自己的声望造成了一定的阴影。尽管如此,他还是三次谢绝朝廷的重用,最终成为东都留守,以太傅退隐。
他的墓葬位于今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龙背乡北程村北,其墓冢及唐时所立神道碑仍然保存完好,是研究历史的一处重要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