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名人探秘伯邑考的神秘足迹()
伯邑考——周文王姬昌嫡长子,武王姬发同母兄
伯邑考是周文王姬昌的嫡长子,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兄长。他的母亲太姒,是夏朝开国君主夏禹后代,有莘氏部落之女,也是周文王的正妻。太姒以其勤劳持家、恪守妇道而闻名,被尊称为文母。在她与周文王之间,生下了十个儿子,其中包括长子伯邑考、次子武王、以及其他八个兄弟。
据《毛诗正义》引《大戴礼》记载,当时年幼的伯邑考在他父亲十三岁的时候就已经出生,而十五岁时,他的大哥武王也诞生了。这意味着从小,他们两个都成为了家族中重要的人物。尽管他们有十个兄弟,但由于早年受到母亲严格教导,他们从未做出任何不符合常理或荒唐的事情。在这群兄弟中,只有武王和公旦两人的德行和才华超越常人,因此他们成为了辅助父皇的左膀右臂。当时,在决定继承人问题上,尽管商纣王囚禁了他父亲,但仍然选择立武 王为继承人而不是自己的亲兄長。
当商纣王将伯邑考烹杀并用肉羹赐给周文 王作为侮辱,说:“圣人怎会吃自己儿子的肉羹?”然而,最终还是由身处困境中的周 文 王 吃下那块肉羹。但最终,这一切都被商纣 王 用来嘲笑说:“谁能说西伯侯(指 周 文 王)是圣明?即便面对自己儿子做成的肉羹,他也不自知。”这样的言论,不仅揭示了商纣 王 的残酷无情,更反映出了他对权力的无限渴望和野心。而对于这个悲剧性的结局,对于整个历史背景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且令人反思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