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巨蟹座名将贾逵天赐奇才与自然智慧的结合
我,贾逵,生于东汉时期的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是我家族中的九世孙,父亲是贾徽。我的祖辈中有名的贾谊,而我却以聪颖过人而闻名。从小,我就表现出对读书的热情,即便在五岁那年,当时还未开始学习,我也能听着隔壁孩子们读书声,不禁感到好奇。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逐渐学会了背诵《诗经》、《尚书》、《易经》和《礼记》,直到十岁的时候,这些古代典籍都已成为我口头禅。我姐姐曾问我为何能够如此熟练地掌握这些知识,我告诉她,那是因为小时候,她抱着我在篱笆旁边听邻居孩子们读书,从而让我记住了那些字句。
成长后,我身形高大,有八尺二寸之躯,在弱冠之年即能诵读《左传》、《五经》,并教授他人。这份才华使得儒学界的人称赞说:“问事不休贾长头。”在汉章帝召开的白虎观会议上,与李育辩论,也展现了我的学识水平。在不同的朝代担任郎、左中郎将、侍中、骑都尉等职位,并且倡导用黄道坐标测量日月行度,对月球运行速度有深刻认识,提出历法需要不断改进。
所著百万言之作,还包括诗歌、颂歌和其他文体作品共九篇。而最著名的是永元十五年创制黄道铜仪,用黄道坐标测算日月运行轨道,以赤道坐标会出现误差,并提出了“月行有迟疾”的理论。后世尊称“通儒”,其学术思想影响力远及数百年,被列为诸儒宗之一,最终卒于永元十三年(101年)。
遗留下来的主要著作包括《春秋左氏传解诂》、《国语解诂》、《周官解诂》等,但多数已经亡佚,只有清代学者如王应麟始尝试辑佚其作。此外,由黄奭、王漠、马国翰等人的研究,我们才能了解到贾逵的一些学说大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