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王铎如晋朝之后的梁朝蒙羞似被岁月深沉的大海淹没
1644年到1645年,他经历了一段人生蹉跌,令他此后多年心情郁郁,无以排遣。这一切,皆从他与福王世子结识开始。在孟津采访期间,他了解到当地物价较贵,这是因为离洛阳太近。这个县城离洛阳仅十三四公里,很多人选择去洛阳购物,本县销售量小,商户为维持利润,只好定价高一些。
在1640年,他带着家人从北京回乡,在卫辉一带遭农民军包围。他率家丁奋勇救出家人,但他的老父受此惊吓,走到怀州(今焦作)就病故了。此时李自成正攻打洛阳,而孟津兵荒马乱。王铎“遂携家人于怀州东湖岸边筑草堂栖之,为父服丧”。第二年正月,李自成攻破洛阳城,而体重300斤的福王朱常洵无法翻墙逃跑,被发现处死。
随后朱由崧仓皇逃出洛阳城,与王铎一家在这里相遇。虽然原本与福王一家并无交往,此时大约因地域关系,他们来往密切起来。他们给落难中的朱由崧最大的帮助,使其十分难忘。随后朱由崧继承了福王之位,但天下大乱,他在洛阳根本站不住脚,因此成为破落王孙。
然而,在1644年的惊天之变中,却意外地使他时来运转,最终登上了南明皇帝的宝座。他记起了对待他的恩情,并任命他为东阁大学士。但这项任命却不期而至,对他的生命造成了一段最灰暗、令人蒙羞的一段日子。而这一切,都发生在一个充满变数和动荡的时代里——清朝刚成立,而明朝已然土崩瓦解。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人物试图重新建立秩序,但结果却是更多的混乱和失败。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即便是像 王铎这样的人物,也难免会陷入困境。他六次提出辞职,但都未被批准,不得不继续留下来见证国事纷争和宫廷斗争。而就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场关于太子的疑案爆发,让整个南京陷入了更大的动荡之中。当真假太子的问题浮现出来时,大臣们纷纷表态,有些甚至站在风口浪尖上,如黄道周等,他们都认定眼前的这位是假太子。不幸的是,这场辨论最终导致了更多的心理创伤和政治分裂,从而加剧了国家已经摇摇欲坠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