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野史趣闻 > 苏轼对联故事

苏轼对联故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杰出文学家。他少年得志,不免有些飘飘然。曾书一联贴于门上: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正当他洋洋得意时,被路经此地的某翁难住,顿时满面通红,羞愧万分,忙施礼认错,并立即将原联上下句前各加两字变作: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苏轼对联故事苏轼在杭州做了三年知府,政绩显著,奉旨回京供职。恰逢辽邦所派使臣出句要宋人答对,上联是:三光日月星;此联看似简单,实不易对。出句的数字恰与后面的事物相符,而对句所选数字对应事物都会多于三或少于三。还是苏轼有办法,巧妙对上:四诗风雅颂。

  

该对联妙在“四诗”只有“风雅颂”三个名称,因为《诗经》中有“大雅”、“小雅”,合称为“雅”。加之“国风”、“颂诗”共四部分,故《诗经》亦称“四诗”。对句妙语天成,辽使佩服至极。

  

苏氏兄妹对联故事

  

苏轼与小妹、黄庭坚一日赏画,见上面题联有趣:轻风细柳,淡月梅花。看是四字联,中间却空一字,小妹建议为中间加字作“腰”,成为五言联句。苏轼文思最快,立即响应,填字使之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黄庭坚接对: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则填: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纵观三人对联,小妹最妙:“扶”字不仅写出风的轻柔和柳的纤弱,而且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之态,因而更形象生动;“失”字也较“隐”字贴切,既强调了月光的皎,又兼顾梅花的洁,突出了两者融为一色的景象,更加吻合贴切。

  

苏氏对联故事

  

苏轼朋友甚多,其中有个诗僧佛印。这人虽是出家人,却顿顿不避酒肉。这日,佛印煎了鱼下酒,正巧苏轼登门来访。佛印急忙把鱼藏在大磬之下。苏轼早已闻到鱼香,进门不见,心生一计,故意说:向陽门第春常在。佛印对老友念出人所共知的旧句深感诧异,顺口便说:“谁不知下句是:积善人家庆有余。”

  

话音刚落,苏轼大笑:“既然磬(庆)里有鱼(余),那就积点善,拿出一道吃吧。”

  

一次,苏轼与弟苏辙去见佛印。三人结伴同游,佛印即兴出句:无山得似巫山好。关键在“无”、“巫”谐音。苏轼对上:何叶能如荷叶圆。苏辙听了,对兄长说:以“何荷”对“无巫”的谐音,固然不错,但改作这样是否更好些,就是——何水能如河水清

  

佛印与苏轼听了,表示赞同,以“水”对“山”,好在对仗更加工稳。不过,出对句都有些偏执。

  

苏轼兄妹对联故事

  

苏轼曾两次到杭州任地方官,浚湖筑堤,颇有政绩。他写过不少盛赞西湖的诗篇,其中一首这样写道:“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

  

相传苏轼与其父苏洵及小妹,就有过一次:“深浅随所得”的撰联比赛。这日,他们来到五云山之西的云栖。此地因五彩云霞飞集停伫而名,向以清凉幽静、花香醉人著称。“云栖竹径”为西湖十八景之一。苏洵见此美景,要大家各作一联,并限定收尾之字为“冷”和“香”。苏轼思维敏捷,当下说道:拂石生来夜带冷,踏花归去马蹄香。苏小妹也不甘示弱,说:叫月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

  

苏洵听了,连连摇头说:句子都还不错,就是与此间景致离得太远了些。你们听我的——水自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

  

苏轼和小妹不得不叹服,直夸此联是神来之笔。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潘安专家复原图 儿童睡前故事大...
梦幻之旅:亲子共读的睡前宝藏故事集 在这个忙碌而又充满压力的世界里,儿童睡前故事大全阅读成为了家长们心中的一份美好寄托。通过这些温馨动人的故事,我们不仅能...
2022年世界各地奇闻趣事 探秘古代智者诸...
在中国历史上,人物众多,但若论到智慧与才干,那诸葛亮无疑是其中最为璀璨夺目的星辰。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更是文学巨匠。分享一个历史人物的故事,...
历史教科书真实度不到5% 儿童红色故事流...
一、引言 在儿童文学中,红色故事是一种特殊的题材,它常常带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和浓厚的民族特色。这些故事往往讲述了英雄主义精神、无私奉献和坚韧不拔等积极向上的...
生平是什么意思 天庭笑话大会如...
在遥远的古老时代,天庭里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笑话大会。这次聚会不仅吸引了众多神仙,还有来自各地凡人的小丑和演员。他们都准备好了最好的笑料来赢得主持人的青睐。 ...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