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野史趣闻 > 秦孝公为何想传位给臣商鞅

秦孝公为何想传位给臣商鞅

读《战国策》秦策“卫鞅亡魏入秦”,有写“孝公行之八年(实际应为十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

还是第一次看到秦孝公想把王位传给商鞅的说法。于是翻看《史记》,在秦纪和商君列传都未有记此事。

谁的更可信呢?《战国策》中此句前后所叙变法及被杀之事,与《史记》中大同小异。而独多的这句话,会不会是司马迁存疑而未录?

不过咱不去探讨这个了,就以《战国策》为准,为何孝公想要传位给商鞅?

原因或在:

其一,商鞅之法,确实使得秦国进入前所未有的富强。按《商君列传》中的说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居五年,秦人富彊,天子致胙于孝公,诸侯毕贺。”

连周天子都送祭祀的肉来了,诸侯都来祝贺了。再有,收复了被魏国占据的河西之地,逼得魏国将都城从安邑迁到了大梁,秦国此时或可称盛世了。

商鞅居功至伟,于是孝公觉得非以国家作为奖赏无以对他进行酬谢了。

其二,在此之前,各国已有过变法,有的成功有的失败,大体而言,就算一时有成,也传不了三代,国家又衰落下去了。

此时秦国变法十几年,有所成就,但最坚持者,是孝公;而老贵族们,是很不喜欢的,因为变法破坏了他们生下来就享受的种种富贵。

若传位于儿子,难保地位不稳的他不会受到甘龙、杜挚等人的蛊惑,废除变法,前功尽弃。因此,从政策的延续性上讲,亦以传给商鞅使其成为最高统治者对秦国最为有利。

其三,孝公商鞅共事十几年,早已超越一般的君臣关系。在老贵族们蠢蠢欲动的情形之下,商鞅没了自己的保护,随时都可能有性命之忧。是故,传位于他,亦能使他人不敢轻举妄动,保护此生最好的朋友。

其四,他相信,商鞅若愿接位,百年之后,定会将公位又传回赢氏子孙。这是他们的默契。

而商鞅“辞不受”,亦在情理之中。说到底,自己是外国人,变法又得罪那么多人,“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孝公一死,形单影只,变数太多,若旧贵族们联合起来反对他,就算居于高位,只怕也未必能降服他们。所以,还不如不接受。

然则,始作俑者其无后。若接位,有人反对他;不接位,更容易被人搞趴下。结果,教科书上是告诉我们了的,车裂——只是教科书上未提到的是,被车裂时,他已感觉不到了。因为在之前的对抗中,他已被杀死——五马分的,确实是尸。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孔融弑母 神话故事短篇1...
在遥远的古代,龙马精神的盛会,是我亲眼见证的一段神话故事短篇100字。传说中,那个时期,每逢佳节之际,龙与马都要集聚一堂,共享欢乐。在这场盛会上,每只龙都...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有哪些神话故事...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神话故事有着悠久的传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故事不仅仅是古代人们用来解释自然现象、社会关系以及人生的传说,它们更是无数后世文化作品中的...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教育还是娱乐探...
儿童寓言故事100篇:教育还是娱乐?探索其在教育中的作用 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阅读是一种宝贵的经历。尤其是通过寓言故事,它不仅能够引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
中国历史人物书籍 寓言故事-智慧...
智慧的果实:树上的苹果与山羊的谜题 在一个遥远的村庄里,有一棵名为智慧之树的大树,枝头挂满了闪耀着光芒的苹果。每个苹果都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而只有最聪明的...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