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沟下山的索海燕
在河南省,近二百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中,有一个成立于1999年的民营剧团——海燕豫剧团。八年间,他们的足迹遍及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和江苏等地,共计演出2500多场;从最初只能演出四五个剧目发展到现在能演出20台不重样的大戏;从十几个戏箱的物资发展到现在拥有90多个戏箱的演出装备;还清了筹建时借来的数十万元借款,并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储备。这个剧团,是由青年表演艺术家索海燕担任团长领导的。
自幼就对戏曲有着浓厚兴趣的小女孩,索海燕(图)是河北省磁县人,1967年生。她曾经梦想成为一名真正的戏子,从小学开始,她就站在电线杆旁边听广播里的戏曲节目,或是在广场上挤进去看锣鼓声响起的时候,全神贯注,不忘吃饭。1976年,她考入了磁县戲校,这里是她实现梦想的地方。在这里,她遇到了后来成为了丈夫冯顺英的人选。
在这样的环境下,索海燕练就了扎实的文武双全基本功。在1981年毕业后,与冯顺英一起被分配到磁县豫剧团,在1985年调至邯郸市东风剧团,再次调动至1992年的济源市豫剧团。在1999年,他们辞职组建了自己的海燕豫剧團。
有幸拜师常香玉
自小对常香玉充满敬仰,小学时代便知道她的名字和作品,如“梨园杯”全国豫剧演唱大赛上的金奖得主。14年的等待终于结束,在1991年,她见到了自己崇拜已久的大师常香玉。这份荣誉让她深感幸福,但更重要的是,这份荣誉促使她勇敢地报名参加“香玉杯艺术奖”,并最终在1996年度获得此殊荣。
创业伊始百事艰
虽然成功进入艺坛,但为人师傅带给索海燕更多困惑和挑战。当时正值低谷期,一些地区甚至无法按时支付工资,更别提改善工作条件。而这也激发了他们夫妇之间关于办自己的公司设想。尽管面临诸多困难,如资金短缺、设备不足以及市场竞争,但他们坚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不过,此举也遭到了亲友们强烈反对,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冒险,而不是理智之举。但对于坚持不懈追求梦想的人来说,无论前方道路如何崎岖,都要一步一个脚印前行。
经过无数次讨论与筹划,最终决定将所有积蓄投入企业,以确保其初期稳定性。一切准备好之后,只要最后获得官方许可,便可以正式启航。但就在这一刻,不幸降临——车祸损坏了一辆价值两万元人民币的吉普车,这直接影响到了企业运营计划。此事件再一次考验着他们夫妻俩是否能够保持信心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