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王周朝名人之一公元前720年逝世
周平王:东周第一任君主,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720年在位。生于?,母王后申后(申国国君申侯之女)。西周末年,被废黜后逃奔申国。随后,申、鲁、许等诸侯国拥立其继位。在位期间,为避犬戎之难,将都城迁到洛邑,是为周平王,史称东周。五十年内外交困,最终于公元前720年去世。
在位初期,即公元前770年,由于躲避犬戎的侵袭,在秦队护送下,将都城从原来的镐京迁移到现在的河南洛阳,并任命郑武公担任司徒,与晋文侯一同辅佐周王室。这一年,便是春秋时期的开端。
此时,同时存在两位天子,一是正统天子 周平王,一是虢石父拥立的人选余臣,被称为“携”或“挈”,导致了长达10年的两王并列局面。直到支持周平王的晋文侯攻杀了余臣,使得周朝再次统一。
在其十一年的时间里,即公元前760年,对于由郑庄公父子的担任卿士这一事宜感到不满,不愿让他们操控朝政,便想撤掉他们的职务,但最终因为郑庄公开心所怀抱而未能实行。此举导致了对郑庄公的一种猜疑和排斥,而他则因而埋怨并施加压力给予周平王,最终提出人质互换方案,以维持双方关系。
通过这些事件,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个阶段中,尽管名义上有一个中央集权体制,但实际上大多数政治决策需要与各个强大的诸侯进行协商,这也反映出了当时国家治理结构中的问题,以及即将开始的一个新的历史时代——春秋战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