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寿命短平均少活18年与百姓相比
在《坐天下很累》这本书中,作者张宏杰提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观点: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们,其实是最不幸的人群。他们虽然掌握着国家的大权,但生活却充满了危险和压力。根据统计数据,历代皇帝的平均寿命只有39.2岁,而普通百姓的平均寿命可以达到57岁,这意味着皇帝们比普通人少活了18年。
为什么会这样?首先,是因为古代社会中的非正常死亡率非常高。在所有历代王朝中,只有339位皇帝死于疾病或衰老,而其他172位则是由于非自然原因,如暗杀、战乱等。这种情况下,即使去掉那些夭折人口,普通百姓的平均寿命也能达到了57岁。而且,这些数据还没有考虑到初生儿死亡率极高的情况,如果排除这些因素,那么真正能够成长为成人的人口学家推算出的平均寿命将更接近57岁。
其次,作为统治者,他们承担的是巨大的责任和压力。这不仅包括战争、政变,还有各种政治斗争和宫廷阴谋。这些环境造成了心理压力,使得许多皇帝出现精神问题,有些甚至失去了理智。在《二十四史》的记载中,我们发现超过25%的帝王传记里都记录了某种形式的心理或精神异常。
最后,由于生活条件差异化和特权阶层独有的风险,也导致了一部分皇帝过早地去世,比如明光宗登基仅一月就去世,这表明即便是身处最高权力的位置也不例外,对健康产生影响。
总之,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无法否认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们其实是一群特殊但悲惨的人物,他们在权力的海洋中漂泊,却未能享受平凡人的安稳与悠长的一生。